彖辞与彖传
1
彖辞取彖传
郭
彧
咱们查阅《四库全书》
,说“卦辞”者,先见于晋杜预注《春秋右氏传》
:
“且其繇曰利
建侯。注:繇,卦辞。
”
《隋书·经籍一》记:
“周文王做卦辞,谓之《周易》
。周公又做爻辞,
孔子为彖、象、系辞、文言、序卦、说卦、纯卦。
”唐孔颖达《周易正义》
:
“第四论卦爻辞
谁做。
”唐陆徳明録《规范释文·表明传述人》
:
“文王拘于羑里做卦辞,周公做爻辞,孔子
做彖辞、象辞、文言、系辞、说卦、序卦、纯卦,谓之十翼。
”
宋刘恕撰《资治通鉴外纪》
曰:
“纣囚昌于羑里,昌为《易》卦辞。
”宋苏辙《古史》曰:
“文王方幽囚忧患,乃因古八
卦为六十四,
为之卦辞、
爻辞,
谓之
《周易》
。
”
汗青事真惹起了咱们的考虑:
正在晋杜预之前,
仿佛还没有“卦辞”的说法。
《郭氏家传易说》曰:
“先儒以文王卦辞为彖辞,盖以孔子欠妥自言‘不雅观乎彖辞,则思
过半’也。此大不然,孔子之《彖》正论一卦之象,及释文王之辞,非孔子之《彖》则卦象
取文王辞不成通矣。盖文王之辞旨意深隐,出于忧患之言,虽使知者不雅观之,岂能思过半哉!
必不雅观孔子《彖》辞,而后一卦之义有思过半之理。孔子做《彖》
,原以垂法后裔,欲学者先
尽心于《彖》
,而后可明重卦之象及通文王之辞。则思过半之言,乃孔子自明做《彖》之意
及示学文王易之要法也。
”清代四库馆臣于《郭氏家传易说》概要中曰:
“
(郭)雍又不以卦
辞为彖,而谓‘不雅观乎彖辞’者,即孔子自谓其《彖传》
。是说为世所非,盖循王弼原之误,
不识古原,故至于此。
”魏王弼《周易注》对《彖传》皆做“彖曰”
,如“彖曰:大哉乾元,
萬物資始乃統天„„”等。王氏又于《周易略例·明彖》中曰:
“夫彖者,何也?統論一卦
之體,明其所由之主者也。
”显然,正在四库馆臣看来,郭雍乃“循王弼原之误”
,以《彖传》
之辞为“彖”
。准确的观点当以“卦辞”为“彖”
,乃为世所宗。
宋吕祖谦编《古周易》内有南宋“河南吴仁杰书”一篇,曰:
“按,汲冢书有《周易》
高下篇,而无彖、象、系辞,陆徳明释孔壁所得古文,传为十翼而不言经。然则十翼之做,
其初自为篇简,不取《易经》相属。此冢壁之藏,所以各得其一欤?”又曰:
“以《易》考
之,乾者,伏羲之卦也。
‘元亨利贞’者,文王之彖也。曰‘大哉乾元,万物资始乃统’以
下,此孔子所述彖之传也。
”
今见通止原《周易·系辞传》言“彖”者有处处:
彖者言乎象者也,爻者言乎变者也。
(
《帛书周易》
①
:
“缘者言如马者也,肴者言如变者也。
”
)
墨熹《周易原义》
:
“彖谓卦辞,文王所做者,爻谓爻辞,周公所做。
”
彖者,材也。
(
《帛书周易》
:
“缘也者,制也。
”
)
墨熹《周易原义》
:彖言一卦之材。
知者不雅观其彖辞,则思过半矣。
(
《帛书周易》
:
“知者不雅观亓缘辞而说过半矣。
”
)
墨熹《周易原义》
:知者之知音智。彖统论一卦六爻之体。
八卦以象告,爻彖以情言。
(
《帛书周易》
:
“八卦以马告也”
、
“极天下之请存乎卦”
、
“圣人之请见乎辞”
。
)